您的位置:新闻中心 >

贵州黔东移动模架厂家 移动模架关键部件应力监测:点位布设与安全管控的工程实践​

新闻资讯 / 2025-09-19

应力监测是移动模架施工安全管控的核心技术手段,通过在关键部件***布置监测点,实时捕捉结构受力状态,为预防疲劳破坏和过载失效提供数据支撑。这套监测体系从早期的人工巡检发展到如今的智能化传感网络,在苏通大桥、渝昆高铁等工程中形成了成熟规范,其布设逻辑严格遵循《铁路建设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》中 “模架设备必须经现场试验验证” 的强制性要求,成为现代桥梁施工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。​

900吨移动模架

监测点布设遵循 “应力集中优先、动态工况覆盖” 的原则,针对不同部件的受力特征差异化布置。主梁作为核心承重结构,在跨中底部、支座反力区及悬臂端设置密集监测点,采用粘贴式应变片实时监测弯曲应力,苏通大桥 32 米跨移动模架的主梁共布设 24 个监测断面,其中跨中截面因承受***弯矩,应变片布置密度达每米 4 个。吊架系统的监测重点在挑梁与主梁连接的高强螺栓群及吊杆销轴处,文晖大桥通过在这些节点安装微型应变传感器,成功捕捉到混凝土浇筑阶段的应力波动峰值。墩柱夹持机构的监测点集中于抱箍焊缝区和油缸支撑部位,渝昆高铁腊味特大桥在此处采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,实现对环形应力分布的全域监测,确保径向力传递均匀。​

技术应用形成 “传感器选型适配、数据分级预警” 的体系。静态应力监测以电阻应变片为主,其成本低、响应快,适用于主梁、加劲肋等大面积监测区域;动态应力监测则采用光纤传感器,凭借抗电磁干扰优势,在液压油缸活塞杆、锚固螺栓等动态受力部位表现更优。监测系统设置三级预警阈值:当应力达到设计值的 70% 时发出预警,提示调整施工节奏;达到 85% 时自动报警,暂停浇筑作业;超过 90% 则触发设备保护机制,立即切断动力源。渝昆高铁毛家村水库特大桥通过 “智慧工地” 平台实现数据实时传输,在合龙阶段成功捕捉到温度应力导致的异常波动,通过及时调整浇筑顺序避免了结构损伤。​

应力监测的核心意义体现在安全冗余、设计验证与施工优化三个维度。从安全管控看,文晖大桥通过持续监测发现吊架吊杆在过孔阶段应力增幅达 15%,及时更换高强螺栓避免了潜在断裂风险;从设计反馈角度,罗而庄特大桥通过对比监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,将墩柱夹持机构的安全系数从 1.25 优化至 1.35,验证了橡胶摩擦垫的实际摩擦系数;在施工指导方面,监测数据可***判断结构是否达到预压卸载条件,渝昆高铁某标段通过应力回弹曲线分析,将模架预压时间从 72 小时缩短至 48 小时,显著提升施工效率。​

不同工况下的监测策略呈现针对性调整:混凝土浇筑阶段加密数据采集频率至每分钟 1 次,重点监测侧模支撑系统的侧向应力;过孔移位阶段则强化主梁挠度与锚固系统应力的联动监测,确保抗倾覆稳定。从早期陇海铁路的百分表人工读数到如今的光纤传感实时传输,应力监测技术始终围绕 “数据真实性、响应及时性、预警准确性” 三大核心优化,通过科学布设的监测点与智能化分析平台,构建起移动模架全生命周期的受力安全屏障。

公司网址:www.dfqzjzl.com

咨询电话:15090371237

河南鹏跃起重机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