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起重研发生产,集销售、服务、维修为一体的公司
以客户价值为中心,以质量赢市场,以创新促发展,管理以人为本,服务以质为先。
您的位置:新闻中心 >
新闻资讯 / 2025-07-10
在桥梁建设中,节段拼架桥机的液压系统是实现节段吊装、移动和***定位的核心动力源。液压系统过载保护触发是一种常见的安全响应机制,通常由系统压力超出设定阈值引发。这一现象可能导致施工中断,甚至引发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,因此需要从技术原理、触发原因、处理措施及预防策略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。
一、过载保护触发的核心原理与典型场景
液压系统的过载保护主要依赖安全阀、溢流阀等装置实现。根据 GB/T 26470-2011 标准要求,安全阀的调整压力不应超过系统正常工作压力的 110%。当系统压力因外部负载突变或内部故障升高至设定阈值时,安全阀迅速开启卸压,同时触发电气联锁切断动力源,防止元件因超压损坏。
实际作业中,过载保护触发的典型场景包括:
吊装过程中的意外卡阻:节段梁在起升或横移时,若遭遇障碍物或连接部件卡滞,会导致瞬时负载骤增。例如湖北神农架某架桥机曾因吊臂伸缩油缸软管爆裂,平衡阀即时锁闭油缸下腔油路,避免了吊臂失控缩回。
液压元件失效:油泵磨损、密封件老化或油管微裂纹会导致系统内泄,使压力波动超出安全范围。某项目在例行维护中发现液压油压力异常下降,排查后确认油管存在微小裂纹,及时更换后避免了系统瘫痪。
操作失误:操作人员未按规程进行试吊或误操作导致超载。徐工 TJ1200 型架桥机操作规程明确要求,起吊前必须进行试吊以验证系统稳定性。
二、过载保护触发的直接影响与潜在风险
过载保护触发后,系统会立即停止动作,直接导致施工停滞。若频繁触发,可能掩盖更深层次的隐患:
元件损伤:短时高压冲击可能使油缸内壁拉伤、液压马达轴承磨损。长期过载会加速密封件老化,引发泄漏问题。例如圆锥破碎机液压系统因油温过高导致密封件软化,泄漏进一步加剧系统发热。
连锁故障:压力异常可能导致传感器误报、控制器逻辑紊乱。某油压机曾因回油路堵塞引发压力骤升,不仅损坏了油泵,还导致控制系统的换向阀卡滞。
安全风险:若保护装置失效或响应延迟,可能引发结构失稳。自动化架桥机曾因监控系统反应迟缓,吊臂过载后险酿倾覆事故。
三、系统化的检测与处理流程
(一)快速诊断步骤
压力数据分析:通过压阻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曲线,定位异常峰值出现的环节。现代传感器可精确捕捉动态压力变化,并通过温度补偿技术提升测量精度。
元件状态排查:检查安全阀开启压力是否符合设定值,测试溢流阀的泄流能力。采用液压测试仪检测油泵输出压力,排查是否存在内泄。
机械结构检查:重点查看吊具连接销轴、支腿油缸支承面是否存在变形或松动。新大方 DP50 型架桥机操作规程要求,每次作业前需检查支腿高度及主梁坡度。
(二)针对性处理措施
压力释放与复位:手动操作卸荷阀缓慢释放系统压力,避免突然泄压引发冲击。对于先导式安全阀,需使用专用工具重新校准启闭压力。
故障元件更换:若发现油泵磨损,应整体更换而非局部维修。油管破裂时,必须选用爆破压力为工作压力 4 倍以上的高压软管。
软件逻辑优化:重新配置压力继电器的阈值,确保其与安全阀动作压力匹配。某项目通过调整压力继电器参数,将误报率降低了 70%。
四、长效预防机制的构建
规范操作流程:
严格执行 “三查” 制度:作业前检查液压油位、油温及滤芯状态;作业中监控压力波动;作业后清理油污并记录运行数据。
禁止在风速超过 12m/s 或能见度低于 50m 的环境下作业,避免外部载荷突变。
周期性维护计划:
每 500 小时更换液压油并清洗油箱,防止油液氧化产生胶质堵塞阀芯。
每年对安全阀进行校验,使用标准压力源测试其开启压力偏差不超过 ±3%。
智能监控系统升级:
部署多重传感器网络,同时监测压力、温度、振动等参数。某项目通过加装振动传感器,提前预警了液压马达轴承的早期磨损。
建立云端数据库,对历史故障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分析,预测潜在风险点。
五、典型案例启示
某跨海大桥项目在节段拼装过程中,液压系统频繁触发过载保护。经排查发现,由于海水盐雾腐蚀导致油缸活塞杆表面出现麻点,密封件局部磨损引发内泄。技术团队采取三项措施:①更换镀镍磷合金活塞杆;②在液压油中添加防锈剂;③将密封件材质升级为氟橡胶。改造后系统连续运行 3000 小时未出现过载报警,施工效率提升 15%。
河南鹏跃起重机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